穿透重重迷雾,看清爱尔眼科
最近,一向顺风顺水的行业明星爱尔眼科遭遇水逆,各种媒体自媒体炒作铺天盖地。重重迷雾之下,拿望远镜和显微镜观察,爱尔眼科的前途黯然失色了吗?
文/每日财报 栗嘉
自2009年借创业板成立的东风率先登陆资本市场以来,爱尔眼科抓住了13年的资本先机,2020年更是直接封神,一举拿下了“眼茅”的称号。
但是近期爱尔眼科受负面消息影响,又恰逢医药板块二级市场股价调整,顿时舆论纷纷。截至1月21日,新年以来公司股价跌幅达到19%。很多投资者担心,爱尔眼科就此沉寂下去?
当然未必。
作为龙头企业,爱尔眼科近些年给行业带来了很多改变,放大了整个眼科市场的边界,推动了眼科技术的发展,也带动了学术界研究水平的提高。在大的层面上,爱尔眼科对广大患者负责,为国家医疗事业付出了不可小觑的功劳。
对于一家具有韧性的企业而言,舆情就像是一面镜子,也是鞭策其成长的推动力。而真正伟大的企业,都需要螺旋式上升的必要过程,不会不堪一击。
爱尔眼科上市13年以来,市值由2010年初不足一百亿增长至最高时的两三千亿元,实现数十倍的增长。之所以如此牛气冲天,可以说根本是在于极其确定的业绩增长。
在上市公司不断新建医院的同时,爱尔眼科在体外孵化海量的专科医院,每年通过并购优良标的医院,便能让公司业绩保持不错的增长。低风险、高确定性,这便是投资者觉得它贵,却依然能一路上涨的关键逻辑。
过去的十年,爱尔眼科口碑日益载道。
诊疗量持续提高,各年营收、净利润增速均超过20%,不得不承认在A股市场可是凤毛麟角的存在。据最新财报显示,2021年前三季度,爱尔眼科实现营业收入115.96亿元,同比增长35.3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0.03亿元,同比增长29.59%。可见,爱尔眼科还在保持快速生长。
每一家企业井喷式发展的同时,必然会受到舆论的加倍关注。但从去年爱尔眼科一系列大动作看,实事求是的推出问题防范举措,表明爱尔眼科在完善自身方面的态度。
首先,严密把控医疗质量。多年来,爱尔眼科坚持合规经营,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加强内部控制体系,通过先进的医疗技术和优良服务获得了各地民众的广泛认可。2020年,爱尔眼科白内障术后眼内炎发生率0.02%(三甲医院的发生率是0.03%);玻璃体切除术后眼内炎发生率爱尔眼科是0.01%(行业发生率约0.05%);平均医院处方合格率、医嘱合格率、住院医嘱抗菌药物使用率、I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百分率等指标均达到国家三级眼科医院的评价标准。随着门诊量手术量持续增大,任何医院都不可避免产生医疗纠纷,要客观看待理性分析,民营医院的成长需要关注亦须善待。
其次,爱尔眼科在2021年6月份,完成了股权激励计划,这次计划为上市以来最大规模的股权激励,总计6000万股,采用78个月的解锁时间跨度,首次拟授予的激励对象高达4909人,覆盖近四分之一的在职员工人数。
据《每日财报》统计,爱尔眼科自上市以来,分别于2011年、2013年、2016年、2021年累计四次实施股权激励,已累计覆盖公司高管及核心管理、技术人员7000人,超过公司总员工人数的三成。在股权激励下,爱尔眼科将核心员工与公司成长硕果结合到一起,为公司业绩长期增长提供了保证。
第三,加快人才培养的创新体系。2021年前三季度,爱尔眼科继续推行医教研一体化发展模式,建立了各个亚学科的培训中心,将医生集中起来进行专科培训,鼓励技术骨干去支持新建医院,其中融入股权机制也能调动工作的积极性。
可以清晰看到:股权激励机制、优良医疗质量、人才培养创新体系,爱尔眼科在不断自我完善,保持积极昂扬的发展姿态,用实际行动落实防范不良事件的发生。
如果说漂亮的业绩数据是爱尔眼科内部发力的枝芽,那外部不断深宽的护城河——内涵增长才是外延扩张的底气。
对比历年来一些大医院的增长数据,可见单体爱尔眼科医院持续成长的端倪。在这种前提下,外延扩张才能抓住更多机遇。回望2021年,爱尔眼科的并购动作进一步扩大。上半年,收购了武汉爱尔黄陂医院60%的股权、汉中爱尔86%的股权、丹东爱尔55%的股权、临沂爱尔51%的股权和重庆万州爱尔80%的股权。下半年,其先后宣布收购日照爱尔、威海爱尔、河源爱尔等超10家医院,总交易总金额超6亿元。
在所谓“眼科产业链,服务为首、器械唯新、药物为基”的行业发展背景下,爱尔眼科在人才培养、激励机制、医疗机构扩张等方面都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护城河。
如何提高市场占有率,使自己拥有强大的盈利能力,是任何公司无法绕开的话题,爱尔眼科在这两点已给出了不错的答案。
首先,从市场占有率来说,据第三方统计,截至2020年,爱尔眼科占据30%以上的民营眼科市场份额,以及8%以上的整体眼科市场份额,若算上整个爱尔体系,市占率则更高。此外,就单个医院的收入体量来看,爱尔眼科几家头部旗舰医院年收入超过4亿元,与国内公立头部眼科医院的差距逐渐缩小。
其次,从盈利能力的持续性看,要回归到整体市场表现方面。据第三方统计,2019年我国眼科产业链市场规模达1874亿元,过去5年复合增速16.84%。其中爱尔眼科所在的眼科服务市场已达1275亿元,占比68.04%,过去5年复合增速高于整个眼科市场情况,达到16.97%。
不仅如此,随着眼科市场的不断持续向好,根据兴业证券推算,2020-2030年国内包括视光、屈光、白内障、干眼等领域的市场空间估值均有数倍的上升空间,而爱尔眼科在这些收入端的年复合增速将达到22.33%。
近几年来,为了加大医保控费、减轻患者就医压力等,医保相关政策频繁出台。虽然DRG、DIP的普及对很多医疗服务企业产生了极大冲击,但是爱尔眼科的屈光、视光业务不属于医保范围,因此具有较强的免疫力。同时,通过完善成本控制和流程管理,其还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
根据WHO发布的2020年《世界视力报告》来看,全球有26亿近视眼患者,占全球人口超过三分之一,并且有18亿人患有老花眼。而因为人口基数大、用眼卫生状况不佳等原因,我国目前是全球眼病患者最多的国家,近视人数约占一半,且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白内障、老花眼、青光眼等的患病率将会再提升,相关诊疗需求会不断增加。
此前,国家卫健委等十部委联合发布《关于促进社会办医持续健康规范发展的意见》,明确了民营医疗机构的重要地位,并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建设眼科医疗机构,提升质量水平。而爱尔眼科就是眼科医疗服务的民营先锋,且持续以多种方式走进城乡县域,从地市到县级都可以让居民便捷地享受到专业的医疗诊断和治疗。
今年1月11日,国家卫健委印发《“十四五”全国眼健康规划(2021—2025)》,其中明确提到,到2025年力争实现以下目标:①0-6岁儿童每年眼保健和视力检查覆盖率达到90%以上,儿童青少年眼健康整体水平不断提升。②有效屈光不正矫正覆盖率不断提高,高度近视导致的视觉损伤人数逐步减少。③全国CSR达到3500以上,有效白内障手术覆盖率不断提高。
据中金公司测算,2030年近视防控市场规模有望达约2100亿元,十年复合增速约13.7%;预计2030年屈光、白内障手术市场规模均有望达1000亿元,十年复合增速分别达到21.4%、15.6%。
对于一直紧跟国家政策导向的爱尔眼科来说,唯有凝神聚力,凭借在行业内构筑的优势护城河,进一步巩固优势。
爱尔眼科成长壮大至今,外部得益于时代的大背景,内部归功于实力的积累。其董事长不断强调,眼科企业不能脱离医疗属性和公益属性的现实。这是对行业发展的深刻洞见,亦是内心向好的品质体现。
《每日财报》注意到,1月6日到21日,爱尔眼科先后发布了多份高管增持公告,包括副董事长、总经理李力,副总经理兼财务总监刘多元,董事、副总经理兼董秘吴士君,副总经理唐仕波,副总经理王丽华,副总经理冯珺。累计增持152.06万股,以期间37.65元的加权均价计算,增持金额合计超5700万,同时在6个月内拟继续增持550万股,合计金额预计2亿元。
不言而喻的是,如此大手笔真金白银的护盘,就是这家企业高管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拥有信心持续看好的写照,真正的与投资者们风险共担。
前进的道路没有一帆风顺的。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爱尔眼科将会再度搭乘国家宏观政策的快车,用实力和业绩说话,更好地回馈社会和国家。
翻阅财报,2020年爱尔眼科因疫情创下最低营收增速也有19.24%,毛利稳定在50%上下。基本面上,眼科市场空间庞大,消费升级背景下,公司快速扩张成长,分级连锁可复制的商业模式在A股市场非常稀缺,而且公司在国外扩张继续打开发展空间。即便站在当下,爱尔眼科这样的增速大概率会继续。
期间的剧情有悬念,结局不会变。
生猪养殖能抄底吗?
氢能源能引爆万亿产业链吗?
联系我们
内容投稿:meiricaibao@163.com
联系电话:010-64607577 / 15650787695
投资者交流群:公号内留言微信号,由群主添加入群